<rt id="42yoe"></rt>
<tr id="42yoe"><xmp id="42yoe">
<rt id="42yoe"></rt>
<rt id="42yoe"><xmp id="42yoe">
<acronym id="42yoe"><small id="42yoe"></small></acronym><tr id="42yoe"></tr>
<acronym id="42yoe"><optgroup id="42yoe"></optgroup></acronym>
樅陽在線

樅陽在線網站 | 樅陽融媒體中心 主辦

設為首頁

簡體 | 手機站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 > 江淮暖新聞 >正文

陳友云:扎根基層,為群眾辦實事

時間:2023-10-25 16:00:44

  人物名片

  陳友云,和縣司法局西埠司法所所長,先后獲評“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”“2021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樣人物”“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工作者”等榮譽稱號。

  人物寄語

  基層司法工作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和百姓幸福生活。我將深入學習“楓橋經驗”,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,始終秉持“為群眾辦好事、辦實事”的工作原則。

  近日,陳友云通過電話聯系到和縣西埠全鎮13名社區矯正人員,約好時間在該鎮司法所見面交流。社區矯正工作是基層司法所眾多工作之一,每隔一段時間陳友云就會和他們集中見一次面,有針對性地了解他們各自的困難,并結合實際開展法治教育,給予他們關懷和幫助。

  說起陳友云,西埠鎮的群眾都會稱呼他一聲“老陳”。今年58歲的陳友云在和縣司法局西埠司法所擔任所長已經10年。10年時間里,他用“鐵腳板”走遍了西埠鎮的13個村居,用心用情為百姓調解矛盾糾紛、開展社區矯正,實現了小糾紛不出村、大糾紛不出所、疑難糾紛不出鎮。一聲“老陳”,飽含著群眾對他的信任和認可。

  老陳還是一名退役軍人。2005年12月他從部隊轉業到和縣司法局辦公室工作。2013年他的人生又一次迎來轉折,到西埠司法所擔任所長。到任司法所前,許多親友勸陳友云不要去,但陳友云沒有絲毫退縮的打算。他對親友說:“我是軍人出身,服從是軍人的天職,回到地方工作,一樣要聽從組織安排,完成單位交代的任務。既然基層工作需要,那我就下基層,絕不挑三揀四?!?/p>

  出身農村的經歷讓陳友云知道,基層工作要追求工作成效,就要講究工作方法。初到司法所,他便一頭扎到基層,只要有空就到各村轉悠,田頭說收成,院里拉家常,一來二去群眾和他熟絡起來,開展工作也就方便了許多。

  “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一個鎮子那么多人家,每個月都有三四起糾紛要調解,有的糾紛要反復調解多次,當事人的情緒也容易激動?!痹谒痉ㄋぷ饕欢螘r間,陳友云很快發現,雖然群眾之間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,但如果不及時處理,任其發展,也有可能釀成不良后果。陳友云認為:調解基層糾紛要有耐心,反復做工作;要講法,以法律為依據;要講情,情法交融,多與當事人交流。

  幾年前,西埠鎮娘娘廟村兩家鄰居因小事起糾紛,一家在相鄰處搭起圍墻不讓鄰家過,甚至為此大打出手。陳友云聞訊及時將情況上報鎮政府,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后,主動與搭建圍墻一家的老人交流。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,陳友云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繼而又做通了該戶其他家庭成員工作,最終鄰里雙方同意簽訂調解協議。

  “每次處理群眾矛盾糾紛,陳所長都耐心地為當事人解釋好法規法條,充分聽取合理訴求?!蔽鞑核痉ㄋ痉ㄖ韱T周林璐介紹,陳友云調解每一起糾紛,都是“以法育人,以理服人,以情動人”。

  據統計,在司法所工作的10年里,陳友云調處矛盾糾紛1300余件,調解成功率在98.5%以上,共制作書面調解書158件,成功率100%,沒有發生一起經他調解成功后而反悔的矛盾糾紛。同時,陳友云堅持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,幫扶困難群體,為群眾排憂解難,每年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0多件。

  人民調解、社區矯正、公共法律服務……10年來,陳友云事無巨細,以為民辦事的“熱心”、為民解難的“盡心”、調處糾紛的“耐心”、辦起事來的“細心”為群眾辦實事,贏得了當地群眾的口碑。(記者 賈克帥)

稿件來源: 安徽文明網
編輯: 喬婷

網站介紹 | 聯系我們 | 律師聲明 | 廣告服務 | 舉報糾錯

樅陽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

皖ICP備07502865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4120200050 皖網宣備090007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34082302000116

亚洲亚洲老熟妇女,中文字幕人成无码,亚洲精品精品在线,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